治愈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qsnbdf/200110/7745188.html世界上最大型的舞蹈——目瑙纵歌
活动意义
中国汉族文化博大精深,处于同一版图的其他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文化同样灿烂辉煌。人口占比不到9%但国土占比却达到60%以上的少数民族,他们有着怎样的传奇?有多少神秘等待我们去揭晓?如果中国只有汉族文化,华夏文明是残缺的。只有56个民族文化的全部组合,才构成完整的中华文明。
我们用什么方式去了解中国的国情?发现中国之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华夏民族的古老神奇,大气磅礴的江河山川,诗意一般的梦境家园,这些真正的中国风景淋漓尽致出现在“环游中国,走遍少数民族文化之旅”的路上。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旅行,是阅读,是百科全书式的视觉去阅读中国。
广州知途旅行社特别策划“环游中国、走遍中国少数民族”,以大陆国境线最南端为起点,顺时针环游一圈神州大地。深入原生态的民族聚居地,探索发现各民族文化遗产。环游之路,*尘滚滚,欣赏精彩纷呈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精读由众多元素构建的大地母亲书,不断为自己未知领域填充最感性的认知,就是具化中国抽象概念的过程。每一个跟“知途旅行”走遍中国少数民族的队友,都是这个时代的记录者。我们用行走的方式去阅读中国,全景记录当下,这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举动。
支那云海
无论大人和小孩,在生命终结前都是在成长的路上。漫漫长路上,视野和阅历非常宝贵。匍匐在大地上去读中国,在中国的民族疆界和民情上给予最真实的关切,在神奇文明中浸泡,在千山万水中纵横,我们才能做到胸怀大地,独步天下!这一路,都在民族之间学习沟通,在民族差异中学会尊重,在民族艺术中熏陶,在民族文化中阅读中国的古老,在公益活动中学会爱......
少数风情,无尽视野!
这是一条通往云南西部的景观大道!
本站民族概述
德昂族传统婚礼
大多数朋友因为泼水节知道傣族,因为爱喝茶知道德昂族,因为听说滇藏线有个民族的唱诗班非常传奇、信仰天主教知道傈僳族,因为喜欢刀知道阿昌族,因为关心时事知道缅甸战事中的克钦族就是中国的景颇族,仿佛一位远方的亲戚,见面已经不熟悉,又偶尔期待能听到他们的消息。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多民族聚居地,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傈僳族、阿昌族就是五个主要的世居少数民族。五个世居民族和汉族以及其他各民族相处交往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前德宏地区为川滇缅印交通要道时,汉族商人就是过境的主要客人,明清以后,汉族人民迁入的日渐增多。傣族较早地接受了汉文化知识,学会了种植棉花、纺织等技术,并逐渐形成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
五个世居民族之间、各民族之间都互通有无,长期以来形成各族人民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甚至相互通婚。佛教传入后,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大都信仰上座部佛教,景颇族、傈僳族部分信仰基督教、天主教。
1德昂族
这个德昂族小女孩正在为我们展现她的绝活——反手打水鼓。
德昂族是个跨境民族,中国大约有1.8万人(年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在德宏三台山德昂族乡,德昂族虽然人口相对较少,但支系不少。根据德昂族妇女服饰的特点,主要分花德昂、红德昂、黑德昂3个大的支系。德昂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佤崩语支,多数人通傣语、汉语和景颇语。无本族文字,多以傣文记事。德昂族以农耕为主,尤以种茶历史久远,有“古老茶农”的美誉,称之为“茶”的民族,主要节日是“浇花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浇花节、水鼓舞、刺绣、编织、酸茶制作技艺等。
德昂族的生活环境
德昂族传统体育游戏——腊活
红黑色不仅是德昂族传统服饰的标准色,生活中,她们喜欢嚼槟榔,嘴唇红,牙齿黑。
德昂族文化遗产代表之一:水鼓舞
德昂族人们习惯把茶叶放置在新鲜竹筒中,放在火堆里,烧开后,就成了“甜美的”茶了!此时,竹简就是茶壶。
2阿昌族
阿昌族是由青藏高原南迁的民族,源于氐羌族系。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彝语支,没有文字,使用汉语和傣文。阿昌族全国大约3.5万人,德宏州约占阿昌族总人口的85%。阿昌族精于农耕,家庭小手工业较发达,打铁、制造刀剑的技术精湛。住房多为土木结构,以穿斗瓦顶楼房居多,一户一院。
刀王在打刀
阿昌人多才多艺,出口成歌,其创世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在阿昌族文学史上堪称为一座里程碑。主要民族节日是“阿露窝罗节”,每年3月20日前后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创世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阿露窝罗节、阿昌刀制作技艺等。
阿昌刀、南传佛教,是阿昌族的两张名片。
知友与阿昌族聚居地的缅甸僧人学习打坐。
小知友在阿昌族聚居地写生。
造型各异的佛塔,密密麻麻分布在阿昌族聚居地户撒乡。
阿昌族传统民居
户撒之鹰
这条石板路浓缩了阿昌族人的生死观。人去世后,家人节衣缩食,捐建一段路,路的延续就是生命的延续。
许多民族崇拜万物有灵,阿昌族也不例外,树神就在他们身边。
非常古朴的寺院。
身穿传统服饰的阿昌族妇女,犹如宫廷贵妇。
3景颇族
景颇族新郎与新娘
景颇族也是国际性民族,祖先由青藏高原南迁,中国景颇族约有13万人,在缅甸约有万人,在印度约有5万人。各支系语言不同,但同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景颇语支,文字分景颇和载瓦两个语支,使用拉丁字母拼写。景颇族是个爱国爱家、骁勇善战的民族,景颇族男子喜佩长刀。
景颇族同样崇拜万物有灵,生活地区常见高大古老的大青树。
景颇族大都居住在山区,采集和食用野菜成为景颇族的一绝,有“没有野菜,吃不下饭”的说法,绿叶宴是其民族美食代表。每年农历正月15日,各地景颇族大都会举行“目瑙纵歌”(大伙一起跳舞的意思),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在领舞者瑙双的带领下,踏着统一鼓点,围绕舞场中央的“目瑙示栋”标志翩翩起舞。目瑙纵歌舞是世界上最壮观的集体舞蹈之一,最能反映景颇民族的粗犷豪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目瑙纵歌节、创世神话《目瑙斋瓦》、象脚鼓舞、纺织等。
景颇族的族徽——目瑙示栋
景颇族传统民居之一
景颇族服饰传承人石大姐
万人舞蹈——目瑙纵歌就是在瑙双瑙巴的率领下,狂欢的同时,向太阳向祖先答谢恩典。
4傣族
世界著名的艺人约相老师正在展示他的绝活——傣族文化遗产代表之一孔雀舞。
傣族也是国际性民族,中国大约有.2万,中国主要分布在德宏和西双版纳。傣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壮傣语支,使用“傣那文”。每到传统民族节日或赶摆、婚庆等,都着鲜艳的民族服饰。傣族居住地多选择依山傍水,丛林翠竹环绕之地,传统房屋建筑多为竹楼、木楼。
两代傣剧传承人在展示自编、自导、自演的傣剧
到了德宏,傣味绝对是你不能不饱口福的美食,如米线蘸着吃的“撒撇”、用精瘦肉拌成的酸“撒达噜”最为有名。傣族的民族节日以“泼水节”为代表,是傣族人民最古老的传统节日。如果你想更深地感悟傣乡,不妨在每年丰收的季节,去傣家参加“冷细”、“摆干朵”、“摆尚赶喊”、“摆厅坦”等各式“赶摆”活动。傣族的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南传佛教的影响非常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主要有傣剧(全国少数民族四大剧种之一)、章哈、孔雀舞、贝叶经、造纸、傣族织锦、傣族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慢轮制陶、傣族医药等。
傣族主要信仰南传佛教,子民们都倾尽所有捐建佛寺佛塔,所以可看到很多很漂亮的佛教建筑。
也许,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在比较偏僻角落的佛塔。
傣族剪纸传承人在佛寺中告诉我们哪些是她的作品。
傣族的多项文化遗产与佛教息息相关,这是宗教与文化相互生存的结果。
傣族传统婚礼
傣族生活地区阳光充足,有种植咖啡、甘蔗等物产。
让人难以忘怀的傣族微笑!
高高飘扬的是傣族的族旗,每年的傣历新年,他们会从四面八方来到广场,聚集一起载歌载舞,当他们用傣语喊新年倒数时,你会恍然置身于另一个王国!
本次行程的主要特点
1、领队通过大量的学习和实际考察,带领大家从自然环境,传统村落与建筑,传统服饰,原始崇拜、信仰与习俗,文字语言,文化遗产,美食与物产等七大方面深入了解每一支民族。
2、与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交流对话,深度体验五个民族的文化:德昂族酸茶制作、服饰制作、水鼓舞,阿昌族制刀技艺,景颇族目瑙纵歌、服饰文化,傣族孔雀舞、傣剧等。
3、走进村落,走进生活,深入民族代表村庄,走访家庭和小孩,做一些爱心公益活动。
4、舌尖上的体验非常丰富,品尝各式民族特色菜肴和当地著名小吃,如傣味、景颇族绿叶宴、阿昌族过手米线等等。
5、对比年第五站行程,本次行程安排做了大量优化,更加深了民族文化探索,住宿与交通都比较舒适。
具体行程
第一天
广州——云南德宏州——芒市孔雀湖酒店(四星级,连续两晚)
当天从味觉开始体验傣族的特点!
12:30前到达广州白云机场,在东方航空办理登记手续处集合,领队统一办理登机及托运手续,乘坐东方航空14:20的MU航班,三小时后抵达云南德宏机场。
外省出发的朋友,请在17:30前在云南德宏机场或在当天入住酒店集中会合。
所有队员集中后,在餐厅举行关于此次文化探索的简单动员会,明确在活动过程中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