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云视角这些穿越万水千山的瞬间,回忆起 [复制链接]

1#

5月31日

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挂牌成立

云南国际传播事业开启新征程

标志着

近年来

云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

持续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加强同周边国家文化交流工作

持续做好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工作

利用不同的“舞台”

多角度讲述云南故事

促进民心相通美美与共

共品一杯茶、共享一本书

……

这些温暖的瞬间里

装着万水千山

藏着情谊深重

“云南与斯里兰卡虽相隔万里,但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茶,正是联通和拉近民心的重要纽带之一。”近日,在昆明、斯里兰卡科伦坡同步举办的年“美丽中国·七彩云南”走进斯里兰卡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暨国际茶日活动上,云南与斯里兰卡相关部门、企业、院校代表“云”聚一堂、以茶为媒,共叙滇斯友谊与发展。

斯里兰卡RGC企业负责人正在签约。视频截图

 茶出两地,但同根同源。

云南是茶的故乡,千百年来,茶树的身影遍布各地;斯里兰卡原本无茶,约年前从中国引种第一棵茶树,自此开启大面积茶叶种植历程。

在景迈茶山,这里的各族群众世世代代以茶为生。赵家琦摄

时至今日,云南和斯里兰卡已成为世界重要茶叶产区,种茶、制茶、品茶成为两地人民共同的生活习惯,爱茶也成为两地共通的文化品格。

正如茶文化已深深融入云南和斯里兰卡的文化基因,滇斯友谊也深深植根于两地人民心中。

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造就了云茶赵家琦摄

为支持和帮助斯里兰卡应对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云南省政府日前向斯捐赠30余吨急需食品,已送入当地大量家庭。

“我要感谢云南省政府,这些物资给我们国家提供了很大帮助。云南与斯里兰卡情谊深厚,我们期待与云南加强合作,也希望再次访问云南。”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帕利塔·科霍纳在视频致辞中说。

云南有公里的边境线,结合省情特色建设的国门书社,成为传递文化与温暖的别样风景线。

9年9月,全国第一家国门书社——姐告国门书社在瑞丽市姐告国门建立,至今云南共开办中缅、中老、中越边境口岸19家“国门书社”。

瑞丽国门书社

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先后在中缅边境建设了瑞丽姐告国门书社、瑞丽银井“一寨两国”国门书社等6个国门书社。

“国门书社”师生联谊供图

通过免费发放阅读卡、开办汉语和缅语以及少数民族文字培训班,举办中缅文化讲座、免费赠送图书等文化惠民活动,让阅读成为中缅两国边民以文化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窗口。

水是生命之源。澜湄六国因澜沧江-湄公河这条共同的母亲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传统友谊世代相传,互利合作硕果累累,展现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东方哲学。

云南省澜湄合作系列活动暨澜湄周启动仪式云南网资料图

年3月23日,六国因“水”结缘,共同建立了澜湄合作这一互利共赢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

 年,澜沧江—湄公河合作6周年。

6年来,我们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下,云南省与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守望相助、互施援手,云南省先后向老挝、柬埔寨派出医疗专家组,优先向湄公河国家提供抗疫物资,帮助周边国家实施疫苗接种、分享防疫经验、开展医疗卫生交流培训,为守护流域百姓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贡献力量。

出征仪式现场。记者李秋明摄
  6年来,我们凝心聚力、厚植友谊。云南与各国成功举办澜湄六国新春文化交流活动、澜湄电视周、澜湄合作中国藤球公开赛等活动;以各国语言制作发布《澜湄国家共同脱贫致富故事汇》系列图书以及《占芭盛开之路》等影视作品,讲述动人故事。云南省与湄公河五国36对友好城市、24对边境友好村寨间开展多领域合作,奏响友谊乐章。

近日,从昆明海关传来好消息,截至5月25日,昆明海关累计监管验放中老铁路国际货运量达57.3万吨,货值超过60亿元人民币。

乘坐中老铁路的旅客。新华网徐章位摄
  

年12月3日下午,中国昆明站内的复兴号“绿巨人”、老挝万象站内的“澜沧号”动车组列车缓缓开动,标志着连接昆明和万象、全长公里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这是一条便捷路、联通路,更是一条友谊路。这条铁路的开行,寄托着中老人民的友好情谊,更是中老两国命运与共的生动写照。

中老铁路开通运行(磨憨站)。黄兴能摄

中老山水相连,社会制度相同,是名副其实的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年4月,中老两党签署文件,共同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将中老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向新高度。

列车工作人员与旅客亲切互动。新华网发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中老铁路为中老两党两国关系和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新内涵和新方向。

老挝国家主席通伦在中老铁路开通仪式上表示,老挝终于告别了没有火车的时代,老挝各族人民终于梦想成真。相信随着中老关系繁荣发展,中老铁路必将会实现更大的梦想,书写更多的友谊篇章。

在世界知名的吴哥窟景区,有一部运用中国创意、柬埔寨元素打造出的驻场旅游演出,这就是由华侨城云南文投集团出品的《吴哥的微笑》。白天逛吴哥窟、晚上看《吴哥的微笑》演出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选择。

史诗舞剧《吴哥的微笑》演出现场
  作为《吴哥的微笑》项目中国运营方,柬埔寨暹粒演艺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戴锡宝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吴哥的微笑》之所以长盛不衰,关键是“用中国创意讲述柬埔寨故事”,使其成为中柬双方都感到自豪的文化产品。

史诗舞剧《吴哥的微笑》演出现场
  据介绍,《吴哥的微笑》长达75分钟,分为6个章节。演出讲述柬埔寨神话历史故事,融入了宾博音乐、搏格道武术、仙女舞等柬埔寨文化艺术的精髓。演员的每套演出服都汲取了浮雕的设计特点,由当地民族服饰专家手工制作。此外,每次装扮成“仙女”演出之前,演员们都会按照传统集体焚香、祈祷。

《吴哥的微笑》是面向世界各国游客打造的商业化演出,按照“国际视野、中国创意、柬埔寨元素”的理念来创作运营。戴锡宝说:“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里,观众对这个剧目的认可和喜爱实际上是对美美与共的喝彩。”

年末,时隔1年,中缅媒体双城论坛再度启幕春城。一个“再”,道出了云南建设区域性人文交流中心“跨栏跑”的决心。

视频截图

 中缅两国媒体人、智库学者、翻译专家等,在屏幕两端温暖相聚,聚智聚力聚情。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中缅媒体研究中心、中缅国际传播翻译研究工作室同期揭牌。

云南大学学生与缅甸记者交流

滇缅约定掷地有声:构建中缅媒体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深入研究彼此的媒体发展情况、话语体系建设、不同媒介的表达方式,为培养更多两国间求同存异的使者而努力。这是真诚交流互鉴的姿态和行动。

两届论坛的亲历者、缅甸《北极星》周刊总编辑吴温丁说:“中方重视与缅甸在媒体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只有缅中两国媒体人增进互信、携手合作,缅中命运共同体意识才能在两国人民心中落地生根。”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

年10月15日,全球瞩目的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一阶段)在云南昆明落下帷幕。

来自多个缔约方及30多个国际机构和组织共计余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加大会。大会通过“昆明宣言”,释放出全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信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愈加清晰。

年备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