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彰显民族众多的交融优势,促进共同富裕,让团结进步成为云岭大地最美风景。”在年1月20日召开的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省长王予波代表云南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并指出,各民族多元一体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民族关系亲密融洽是我们最可宝贵的财富,各族群众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愿望是我们的力量之源。要聚焦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发展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总钥匙,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伟大荣光。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牢牢守好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始终把民族工作摆在全省工作大局的突出位置,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定位,一以贯之、大力推进,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获得前所未有的进步,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谱写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伟大篇章。
“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的政治工程,是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抓手和统揽性举措。”“民族地区的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触很深,感恩党在民族群众中形成了普遍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用立法保障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步入法治化轨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就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参加年云南省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纷纷发表对民族工作的看法,分享家乡的变化。
省人大代表张忠华:
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亮点纷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就怒江为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示范区建设的主线,结合怒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两区一胜地’建设一体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省人大代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政协主席张忠华说。
张忠华说:“云南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亮点突出:一是用立法保障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步入法治化轨道。我们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三个定位’战略目标,制定出台了《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实施细则》《云南省宗教事务条例》。二是以规划引领创建,全面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先后编制了《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年)》《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年)》《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长期规划》等,按规划在全省全面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三是以创建推动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双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圆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省人大代表梁昌才:
要在三个方面“继续强化”
“我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对云南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深有感触。近年来,云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部署,坚决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省人大代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党委书记梁昌才说。
作为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变化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梁昌才把家乡的变化看在眼里。“就我们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来说,我切身感受到的变化一是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党委、政府整合投入资金2.8亿元进行帮扶,让九保乡村内道路、人畜饮水、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村内道路全面硬化的目标;二是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学校得到翻新,医疗水平得到改善,全面消除了C、D级危房,安居保障和美丽宜居同步推进;三是产业快速发展。九保乡以烤烟、甘蔗、茶叶种植和畜牧养殖为主,带动老百姓发家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特别是茶叶方面,九保乡进行了近亩的茶园改造,开发了五六百亩的新植茶园,茶叶产量、质量大幅提升,民族地区群众钱包越来越鼓,笑脸越来越多;四是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以后,群众%得到医疗保障;五是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很多濒危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对于“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梁昌才建议:一是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干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力度,由于地区差异,民族地区干部的文化水平、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希望能加大对民族地区干部的培养;二是继续强化民族地区村集体经济的扶持,只有民族地区村集体经济强大了,民族地区地方党组织的领导才能更得民心;三是继续强化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氛围越来越浓,这与基层党建工作是分不开的,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投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