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致富经德宏梁河桑蚕产业铺就群众致富路
TUhjnbcbe - 2021/9/13 1:57:00

近年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平山乡按照“*建+企业+农户”的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着力发展蚕桑、烤烟、茶叶等特色种养殖产业,同时推行建设光伏发电站增加收益,全乡6个村年集体经济收入.53万元,平均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助力脱贫攻坚提质增效。

新种植的桑树

在脱贫攻坚中,平山乡结合山区乡镇自身实际,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实现增收致富。在盘活集体经济过程中,平山乡坚持“*建引领、群众参与、集体增收”的原则,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用活用对各项扶持*策,充分挖掘各村潜能,通过引领主导产业、盘活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等多种方式,整合多方力量,采取“*府引导、村组操作、群众参与”的办法,对村集体土地、水源水域、林木、光热等资产收益权进行合理分配,村集体经济收入提供长久稳定的资金来源,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单一的“输血救助”向多元模式的“造血自生”转变,实现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

农户养蚕房

天宝村是平山乡6个贫困村之一,年以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年,天宝村瞄准蚕桑产业主动出击,积极破解发展难题,增强群众发展蚕桑产业的信心。每名驻村工作队员、村委会班子成员在学懂弄懂相关*策的基础上,到各自然村召开蚕桑产业种植*策专题宣传动员会90余场次,申请专家到村开展蚕桑种植实用技术培训6期次,先后培训农户余人次。与此同时,组织村组干部、*员代表、种植户到邻近陇川县参观学习蚕桑种养殖技术5批80余人次,增进群众对发展蚕桑产业的认识,激发群众对蚕桑产业的兴趣。

年初,天宝村*总支利用“主题*日”活动,对马鹿塘自然村*员发展蚕桑产业进行动员并开展蚕桑种养殖技术培训。在马鹿塘*支部书记杨荣增的带动下,马鹿塘支部7名*员率先种植桑树43亩,随后*支部带动马鹿塘自然村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栽桑养蚕亩,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马鹿塘自然村在积极申请资金支持的同时,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修建蚕桑机耕路一条3.5公里,种植桑树亩,当年实现亩产值纯收入元以上。

在马鹿塘自然村蚕桑产业的影响带动下,小寨自然村年规划区域种植桑树.8亩,也开始走上蚕桑产业发展之路。目前,天宝村共有户农户栽桑养蚕,全村植桑树.8亩,年均可养蚕13批共.15张,产茧.32公斤,蚕农收入.17万元,户均增收.15元。

此外,平山乡还积极打好“项目”牌,通过发展实用项目带动群众增收致富。6个村利用村内闲置空地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每个村建成光伏发电项目,每村每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创收10万元以上,安置乡村公共服务岗位人,带动户贫困户每年实现元左右的经济收入。同时,又将光伏发电项目所获得的经济收益,投入到建档立卡户帮扶、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等方面,极大地推动了脱贫攻坚进程。

推荐阅读

1、日子好了,普医文妹笑了!

2、多次过家门而不入!让我们一起送别这位“好书记”

3、感人!傣族青年田边绘像致敬袁隆平院士

4、好榜样!云南这7个集体、15名个人拟表彰为全国先进

5、快看有没有你的家乡?云南省正式命名16个“美丽县城”6个“特色小镇”

云南网记者:夏苇

通讯员:董诗林

责任编辑:夏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致富经德宏梁河桑蚕产业铺就群众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