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一个幸福美丽的地方民族时报记者德宏行
TUhjnbcbe - 2024/3/25 11:11:00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吴鸿

在年金秋九月,本报记者受邀来到美丽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对他们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工作进行专题采访报道。

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德宏州州府所在地——芒市。这短短的一天时间里,我们进社区、进企业、到博物馆、走村寨,学历史、看产业、尝民族特色美食。其中的锦华社区,德昂族的历史文化和村寨都让我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清单服务网格管理促民族团结进步

芒市勐焕街道锦华社区成立于年12月,辖区面积2.4平方公里。总户数户人,下设1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有50个居民小组,现有党员名。社区地处芒市中心,是一个集机关单位、住宅小区、商贸企业为一体的典型城市社区。近年来,社区党总支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主题,深入推进“四联四促”工作举措,不断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理顺基层治理“脉络”,强化基层治理“筋骨”,共同绘制了一幅“和谐互爱同织锦,团结共进步繁华”的美好画卷。

9月13日一早,采访组一行来到了锦华社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介绍中,记者对社区服务群众的“三张清单”和“社会治理网格化”两项举措留下了深刻印象。

所谓的“三张清单”就是指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按照关联关系把资源与需求对接起来,采用“9+N+2”服务活动项目认领模式,形成居民“点单”、社区“收单”、联合“办单”的工作格局,实现了驻区单位资源与社区居民需求的“无缝对接”。这样的服务模式充分做到了按“需”分配、目的明确,用心服务,值得推广学习和借鉴。

结合实际,社区推动“三网融合”,凝聚“五合之力”,提升社区精细化服务管理水平。社区以基层党建网为引领,以城市管理网为基础,以综合治理网为保障,大力推动网格耦合、力量整合、功能聚合、流程闭合、服务汇合,建立“三网融合”工作机制,进一步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用、力量统筹、工作联动、管理闭环,让管理更加精细,治理更加高效,服务更加贴心,促进社区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并且按照全要素网格要求,建立统一的网格服务管理标准,制定信息采报、社情收集等9项网格员工作的基本职责,提高“一网管全域”的整体质量和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贴心暖心的服务。

在此基础上,社区把“为民服务站”作为主平台,按照“集中办公、窗口服务”的原则,设立党务咨询、民政优抚、就业保障、计划生育等多个服务窗口,实现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结,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并对外开放舞蹈室、健身房、绘本馆、图书室、会议室等资源,全力打造集党员活动、群众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化、标准化服务平台,使之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社区还积极打造“先锋行动·情暖芒市”志愿服务品牌,成立爱心志愿服务站,组建了“银发志愿者”等6支志愿队伍,组织志愿者线上认领,线下落实,及时把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在社区办公楼的2-3层有儿童舞蹈室、器具齐全的健身房及大小型会议室等,为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场所提供全方位服务。

整族脱贫奔小康文化传承感党恩

芒市三台山是全国唯一德昂族乡,属直过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较少民族、跨境民族区,辖4个行政村36个村民小组户人,其中德昂族人口人、占全乡人口61%。这里有中国德昂族博物馆、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古达楞格莱标》和德昂族核心保护区出冬瓜传统村落。

7月13下午,记者一行来到了中国德昂族博物馆和出冬瓜传统村落,深入了解德昂族的历史文化和现在的生产生活情况。

中国德昂族博物馆是云南省8个人口较少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重点工程之一,始建于年9月。博物馆位于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人民政府(国道)旁,博物馆总占地总面积㎡。整体建筑体现德昂族传统民居风格,即四檐出水、孔明帽、吊脚楼等德昂族房屋外型。共收藏德昂族器物多件,主要包括德昂族出土文物、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服饰纺织、民间工艺品、古籍文献等。博物馆向世人撩开了德昂族文化的神秘面纱,对拯救、挖掘、保留、传承德昂族语言文字、农耕传统、饮食服饰、文学音乐美术等具有深远而重要意义,对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芒市三台山乡出冬瓜村有着浓厚的德昂族民族文化,现有德昂族酸茶茶室、织布房和水鼓舞表演队等,被列为中国文化与发展伙伴关系项目参与式社区文化旅游示范村,年三台山乡德昂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出冬瓜村为主要保护对象)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出冬瓜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

记者一行首先就来到了出冬瓜村酸茶制作技艺大师赵腊退的“农家乐”小院。赵腊退的农家乐,主打德昂族传统特色菜,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他的农家乐还成为全国各地许多学者田野调查、大学生写毕业论文、采风基地。游客们大多都会找到赵腊退,请他当导游、讲解德昂族传统文化,德昂族故事。

我们来到这个农家小院时,这里聚集着村里的水鼓舞等各项民族文化传承人、村干部和附近的老人小孩们。大家穿着德昂族服装,聚在一起传授经验、商议村务等,老人们喝着传统工艺制作的火塘酸茶,含笑看着旁边孩子们的嬉戏打闹……

赵腊退自豪地告诉记者,他的“农家乐”目前是全国德昂族饮食文化餐饮第一家。除了经营农家乐,全家还种植有澳洲坚果、核桃、玉米、百香果,并养殖猪、鸡、兔和孔雀等,目前还在积极筹备开设一家特色民宿,年全年家庭收入达到了10多万元,日子越过越好了。

三台山乡乡长郭明华介绍道,三台山乡在产业培育上利用三台山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发展产业化”的要求,积极整合资金扶持种植澳洲坚果。按照“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理念,在突出澳洲坚果这一主导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鼓励引导群众套种咖啡、西番莲、菠萝等农作物为主,逐步形成“以短养长、立体种植”的发展模式。目前,全乡澳洲坚果种植面积为3.5万亩,投产面积0.42万亩,鲜果产量多吨。除了澳洲坚果外,三台山各族群众还发展了甘蔗、香蕉、咖啡、西番莲、菠萝等种植业和猪、牛等养殖业。多产业、多渠道的发展道路,使得三台山乡的德昂族全体脱贫奔小康了。

离开赵腊退的农家小院前,赵腊退一家人在记者们的镜头前一起喊出了心声:“我们日子小康了,感恩共产党!感谢总书记!”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幸福美丽的地方民族时报记者德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