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销芬工作15天,加班3个小时,工资元,请签字。”近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城子林场搬迁安置点大棚蔬菜基地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陇川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正组织穗丰公司为余人发放9月份务工工资,被喊到名字的村民,喜滋滋地从工作人员手中领取家门口务工工资。据了解此次共发放工资元,领完工资后,农户们又继续到大棚蔬菜基地辛勤劳作。
据悉,陇川县城子林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占地.86亩,规划宅基地面积均为平方米。民房建设主要以汉族、景颇族户型为主,共安置环境恶劣或地质灾害隐患点的4个乡镇11个村28个村民小组搬迁群众户人,其中建档立卡户人,同步搬迁户户人。
很多贫困户此前不愿或不敢搬出老家,还是因为老家土地,可以干活养家,担心搬下山后无事可干,不能维持生计。陇川县充分考虑到了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利用安置点附近丰富的土地资源,规划并实施建设了城子林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大棚蔬菜。项目总投资约万元,占地亩,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县农业部门和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及销售,安置点搬迁户负责种植和管理,并参与余利分红和出工结算。项目结合陇川县就业扶贫“以奖代补”操作细则,以就业补贴形式,鼓励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到大棚蔬菜基地务工,切实解决搬迁户家门口就业问题。现在,城子林场搬迁群众每天在大棚蔬菜基地工作8个小时,就有70元的收入,一个月能挣元。
杨销芬一家7口人,祖祖辈辈一直住在护国山上,发展受限,赶集、读书就医也不方便,由于缺钱一直都未能搬出大山。年野油坝小组被确定为搬迁点,杨销芬家也跟着全村一起搬到了城子林场集中安置点。由于田地都在山上,搬下来后无事可做,有时闲得发慌。
“现在党的政策真是好,不仅让我们搬出了大山住进新房子,还建设蔬菜基地让我们在家门口务工赚钱,也方便接送孩子读书和照顾老人,开心,满意!”杨销芬高兴地说到。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脱贫攻坚以来,陇川县创新帮扶方式,改变简单送钱送物的做法,采取以奖代补、以工代赈、劳务补助等“造血式”扶贫方式,鼓励和引导搬迁群众深度参与安置点民房、基础设施、扶贫产业项目建设,让搬迁群众在积极参与中实现自力更生、脱贫致富。(丁昌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