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揭秘缅甸克钦独立军的前世今生
TUhjnbcbe - 2021/8/3 19:25:00

*治分歧、民族矛盾、*事对抗、利益之争,近年来的缅北局势,正应了中国一句古话:剪不断,理还乱。

自年1月15日起,克钦邦首府密支那西北的“缅玉重镇”帕敢一带,缅甸*府*与克钦独立*(KIA)开始了新一轮阵地争夺战。起因是新年伊始,缅甸*府*在该邦发起打击非法采伐木材的行动,宣布抓捕包括多名中国公民在内的众多人员,还缴获各种车辆余台。克钦独立*方面声称“要保护伐木工人”,进行了武力抵抗。其实,这只是年6月9日以来,双方几乎从未平息过的武装冲突的又一次延续。对此,克钦独立*的前线*官表示,他们“是为争取民族自决的权利而战斗,这项权利不需要任何外人来给予”。表面上混乱的局势,背后自有其深层根源。众所周知,与中国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相邻的缅北克钦邦山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砍伐木材、开采翡翠,均可以带来巨大的财富收益,这对交战双方来说都至关重要。更何况,过去一个多世纪,尤其是最近50年来,缅甸*府与克钦邦之间旷日持久的“中央与地方之争”,始终像一个巨大的魔咒,挥之不去。

克钦独立*与缅甸*府*之间最近一次协议停火是在年,至年已长达17年,为何双方又大打出手?再度进入国际公众视野的克钦独立*,到底是怎样一支神秘之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主要分布在缅甸北部克钦邦的克钦族,与聚居于中国云南省德宏自治州的景颇族,本为同一民族,前者约万人,后者约13万人。另外,离上述两地不太远的印度阿萨姆邦,也有数千族人居住。事实上,缅甸的克钦族一直不乐意被国际社会称为“克钦”,因为他们日常也自称为“景颇”。

缅甸全国的行*区域由七省、七邦组成,七省的大部分居民为该国主体民族缅族,七邦的居民则以各个少数民族为主,他们大多拥有自己的地方武装。克钦邦辖境面积在七邦中居第二(仅次于掸邦),目前邦内除密支那、葡萄等大城市及交通干线附近由缅甸*府方面控制外,其他地方基本上都由克钦独立*管辖。克钦邦的命运浮沉,对其他六邦(掸邦、钦邦、克伦邦、克耶邦、孟邦和若开邦)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三年多以来,克钦独立*与缅甸*府*打打停停,今天谈判,明天又开战,一切似乎没完没了。连绵的战事,使克钦独立*疲惫不堪,克钦邦的经济更濒临崩溃,他们也一直希望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问题在于,克钦独立*方面担心,缅*最终目标是把他们消灭,这不仅仅有*治上的考虑,更有经济上的盘算。从*治上说,克钦独立*认为,无论以前的缅甸**府,还是年民主改革后选出的新*府,对国内各少数民族均抱歧视态度,对后者的正常权利缺乏足够尊重,不断采取*事打压的手段。从经济上说,克钦邦号称“缅玉之乡”,出产水色、质地均居世界之最的名贵翡翠,克钦独立*指责,年双方协议停火后,缅甸*府总是想方设法蚕食原来由克钦独立*控制的土地和矿藏,缅玉的开采和销售主导权,如今已逐渐落入*府手中。

年4月,缅甸**府拟定了全缅民族武装整编计划,但遭到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武装力量的拒绝。同年8月,*府*攻下掸邦华人聚居的“果敢特区”后,对其他少数民族武装更是采取高压*策。但*府*所坚持的“各方必须遵循年宪法”“所有民族武装组织必须接受缅*总司令部统一指挥”等六条原则,克钦独立*显然不能接受,处于停火状态下的双方关系骤然紧张。由于长期遭受西方国家的封锁,缅甸**府内外交困,不能不筹措资金发展经济,近年来引入中国投资兴建伊洛瓦底江支流太平江上的水电站,即是一例。

年6月9日,由于民族武装整编谈判破裂,成立不久的缅甸新*府认定克钦独立*为非法组织,中止停火协议,派出*队大举进攻,其理由是为了保护位于克钦邦内的上述水电站项目。而同年9月30日,缅甸总统吴登盛以“尊重民意”为由,不顾国内争议,又叫停了中资在克钦邦内伊洛瓦底江上投资的另一工程项目——密松水电站,该工程也是地处双方的*事冲突区内。

在外界看来,解决双方冲突的关键,还是要找到合适的利益分配机制——克钦独立*控制克钦邦内所有资源的做法固然行不通,缅甸*府占有该邦大部分矿产林木开采与全部外资项目的投资收益,也难以让前者心悦诚服。而在缅甸境内少数民族各邦眼中,*府*与克钦独立*的新一轮战事具有标志性意义,如果克钦一方失败,以其为首的各邦今后很可能面对更加严酷的生存环境。

半个世纪恩怨情仇

缅甸克钦独立*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多年前。直至19世纪晚期,缅北克钦地区还没进入通常意义上的近代社会,仍由土司、山官和头人管理,*治上则多受中国的影响。英国殖民者以武力占领缅甸后,于年将该国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但到了年,才平定克钦民众的反抗,完全控制了这些地区。不过,英国人视克钦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区,保留了当地人一定的自治权。

克钦族如今通用的拼音文字,由美国传教士奥拉·汉森帮助编制,他第一次将《圣经》译成克钦文,让基督教信仰传播到克钦大地。目前,克钦邦九成的克钦族人都信仰基督教,故有人认为美国的宗教和文化投资,改变了克钦族的心灵世界。

二战爆发后,年日*占领缅甸。起初在东南亚战场处于劣势的盟*,希望动员更多土著力量与日*作战,成立了擅长山区活动的“克钦(景颇)突击队”(USAKachinRangers)。他们跟随美*参与了多次对日作战,深入敌后执行侦查、突袭、炸毁敌人弹药库等任务,给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日*第十八师团造成了巨大损失。

全美式装备的克钦突击队,在历次战斗中屡建奇功,到年初,由原编制人发展为2万多人的抗日英雄部队,一部分战士还投入了美*在太平洋地区的对日作战,得到美国总统和美国国防部的嘉奖。二战胜利后,美*撤离缅甸,但仍保留了突击队的番号及部队基金会。

据史料记载,二战结束后不久,时任缅甸临时*府总理、“缅甸联邦之父”昂山将*,“身穿克钦服饰来到密支那,说服了克钦民族组建克钦邦,并一起联合建立国家”。除克伦族之外的掸族、钦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纷纷响应。年2月12日,昂山与少数民族首领们签订了著名的“彬龙协议”,共同向英国争取缅甸实现独立。同年7月19日,昂山将*及六位阁员遭反对派刺杀。

年1月,缅甸独立建国,拥有五个营兵力、*事实力最强的克钦突击队,加入了新成立的联邦国防*,当时缅族*仅有三个营。年,应缅甸*府吴努总理要求,克钦部队南下打败了围困首都仰光的克伦族*队,又在中南部勃固山区彻底打垮了缅共武装。

随后,一位名叫罗相的克钦部队*官不愿意再打内战,带兵出走缅北,后进入中国境内。罗相数名手下不想到中国,遂分道扬镳,投奔克伦族*队,到泰国境内暂避。年2月,他们组建了以早丹、早相三兄弟为首的克钦独立*,次年回到克钦山区与缅甸*府*对抗,并相继成立“克钦独立*府组织”和“克钦**”。数十年来,克钦*和*府*就这样打打停停,谁也无法取得压倒性优势。在年、年至年、年至年,以及最近一次的年,双方先后签订过数次停战、和平协议。但彼此日积月累的恩怨太深,死于战火的*人、平民也难以计数,要放下枪炮,抚平创伤,谈何容易。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年3月,缅甸国内最大的反*府武装“缅共人民*”瓦解,克钦独立*高层看到形势不利,同意与缅甸**府进行停战谈判,双方于年2月最终签订了《停战协定》。在这份协定中,**府承认“克钦邦第二特区”的合法存在,其辖区与中国云南省及印度东北部地区接壤。到了年,一部分不同意《停战协定》的克钦独立*府组织及独立*成员,与旅居美、泰等国的克钦族学者、富商和基督教人士,在泰国成立了拥有武装力量的“克钦民族组织”,他们的宗旨是“继续追求民族解放,争取民族平等权利”。

年年初,即克钦战火重燃半年后,克钦民族组织的武装与克钦独立*合并,联合对*府*作战。而早在开战前夕的年5月初,克钦独立*得到美国和欧盟多个NGO(非*府组织)的资助,于泰国第二大城市清迈成立了“缅甸全国民族联合联邦委员会”,以统领缅甸全国6支少数民族武装力量(后来增至12支)。年10月30日,德昂族解放*、若开民族*和全缅甸学生民主阵线(学生*)等16支少数民族武装,又在克钦独立*首府拉扎成立了名为“全国民族革命武装联盟”的新组织,他们的奋斗目标是推动缅甸成立合众联邦*治体制。

时至今日,克钦独立*仍然是缅甸境内影响力最大的民族武装组织。在整个克钦邦地区,包括密支那等缅甸联邦*府控制的城市,不少克钦族人依旧视其为“民族解放的人民武装”,缅甸*府*则处处遭到排斥。每当独立*的谈判代表出现在克钦邦首府密支那,都会受到当地克钦民众自发的盛大欢迎,可见其在本邦内拥有非同一般的坚实生存基础。

当然,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克钦独立力量内部也纷争不停,“叛*”占山头、闹分裂的事屡见不鲜。年,克钦独立*府组织第一任主席早相与其兄弟发生内讧,全都死于非命。继任主席的布朗森病故后,由早迈接任。年2月,一批有欧美留学背景的克钦少壮派*官发动兵变,从早迈手中夺过了领导权,重新推选了都宰为主席。现在由第五任主席宗卡执*。除都宰外,克钦独立*府组织历任主席,全部毕业于缅甸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仰光大学。他们与缅甸反殖民独立运动领袖人物如昂山、吴努(缅甸独立后首任总理)、吴奈温(曾长期任**府首脑)和吴丹(曾任联合国秘书长),都是名副其实的校友。

缅甸国内复杂的民族冲突,不是出现在传统王朝时代,也不是爆发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反而在独立建国的半个多世纪里反复上演,在民主选举的*府登台执*后再度爆发,而且往往是同窗校友同室操戈,个中缘由,实在耐人寻味。

纸上和平谁来捍卫?

年4月中旬,克钦独立*副总司令甘茂一行四人,赴美访问11天,成为年协议停火中止后首批以公开身份踏足美国本土的缅甸少数民族武装力量领导人,但此行没有获得多少实质性收获。一名克钦独立**官对西方媒体发表感想时说:“我们一直认为美国是同盟,但这是一个长期的错误。”早在奥巴马总统执*后,仍然在世的克钦邦“克钦(景颇)突击队”老兵就曾联名致信美国*府,希望其施以援手,促进克钦冲突危机妥善解决。奥巴马总统回应称,二战中克钦人民曾经营救过多名包括空*飞行员在内的美国*人,美国*府有理由提供帮助。然而,克钦冲突毕竟没有直接涉及美国的国家利益,所以他说无法出台具体的援助计划,希望克钦能够多想办法,坚持下去。

以前,欧美等西方国家曾屡次针对缅甸*府*进攻克钦独立*的行动施压,但随着年前后缅甸*府实行民主改革,积极谋求与西方改善关系,克钦独立*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尴尬。

目前克钦独立*总兵力最多三四万人,而*府*不下五十万。尽管三年多来,独立*辖区内的所有成年男子乃至不少年轻女性都武装起来赴前线作战,也不断有德昂族、掸族、若开族、钦族和果敢族各路武装人员补充兵源,双方作战部队人数相差还是很悬殊。若论武器装备,独立*更是无法与海陆空皆齐全的*府*相提并论。

而为了躲避战火,越来越多克钦族妇女、儿童和老人被迫四处逃亡,不少甚至沦落为难民,也大大加剧独立*方面物质和心理上的负担。但克钦独立*显然不打算在重重困难面前轻易屈服。甘茂令人失望的访美之行归来后,他们随即成立“全国民族革命武装联盟联邦*”,由克钦独立*总司令甘双兼任司令,计划分别在克钦邦、克雅邦、孟邦、若开邦或缅西地区成立地区司令部,以宣示其坚持战斗的决心。

尽管克钦独立*的前线*官曾表示“民族自决的权利,不需要任何外人来给予”,但他们的*治干部则希望,联合国以及东盟、欧盟、中国和美国等重要国际力量,应该协助缅甸化解数十年的民族冲突,因为多年以来,联合国都赞成由缅甸*府、民盟领导人昂山素季、非缅族民族之间进行“三方对话”。

近几年来,欧美国家逐渐放松对缅甸的*治和经济制裁措施,有人不禁会问:“欧美国家是否已默认这轮胜负难料的战争‘存在即合理’?”

而缅甸的近邻与传统友邦中国,除了前述几个坐落于克钦邦内的在建水电站外,还有大量投资项目或投资规划,包括已建成的中缅油气管道,计划建设的中缅铁路、中缅公路,都必须通过或临近克钦独立*控制的掸邦“克钦专区”。出于对自身国家利益和境外投资安全的考虑,中国对有关冲突必然也会高度
  

16日,两名克钦独立**人站在位于“崩热崩”哨卡的英国殖民遗址的断桓残壁前,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古榕树的根枝已经穿透了墙体。摄影:莲子


  15日上午10时,克钦拉咱小镇阳光明媚、平静如常,克钦人生活依旧,一个瘦小的克钦新郎紧张地敲着新娘的闺房门,正在完成人生中重大的结婚仪式。让人忘记了距此十多英里之外,缅*和克钦*持续了8个多月的*事冲突。


  身材精干、皮肤黝黑、双目炯炯,是克钦人给记者的印象。他们中受过教育的人,大多擅长三种语言:英语、缅语和景颇语,少部分还精通汉语。据了解,克钦人中约有8成信仰基督教,少部分信仰天主教和原始宗教。


  宗教气息处处体现


  克钦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已经65年了,但还保留了不少当年殖民文化的风习。克钦人的一天大多从早晨喝杯奶茶开始,他们还将苏格兰风笛、铜管等乐器融入到了自己的民族音乐之中。「拉咱难民接待站委员会」,就设置在一座英式法庭的旧址中。16日,在拉咱「崩热崩」哨卡,英国殖民者在多年前建盖的建筑,只剩下了断垣残壁,一棵古榕树的根枝穿透了墙体,据了解,这里曾经是英国殖民者当年的弹药库。


  克钦闻不到战争的硝烟,却处处充满着宗教的气息,教堂和教会学校林立,进餐之前的为前线战士作的祈祷已经成为一种习惯。15日,一个克钦老人正在太阳下晾晒药材,他家西北角的天空,一座小小教堂尖端的十字架清晰可见,他家客厅正中的柱子上,挂着两张宗教印刷品,其中一张是诺亚方舟拯救人类的印刷版画。16日,在克钦独立*23旅的前线哨卡,旅长木贡推把自己的队伍能「化险为夷」归结为「上帝的保佑」。在「崩热崩」哨卡,一本小小的圣经放在一位年轻*医的床头,他告诉记者,「这是每名克钦士兵必备的护身符」。


  全民皆兵心盼和平


  克钦听不到枪炮声,却已全民皆兵,平静中透着紧张。*人随处可见,是拉咱的不同寻常之处。克钦*人一肩挎机枪、一肩挎景颇刀,有的颈上还系着一条大大的红领巾,据说这是前线*人的标志。路遇一个身背蔑萝的*人骑着摩托车风驰而过,记者举起相机捕捉下了这一镜头。有的*人则怀抱乳孩,尽显慈父之情。在拉咱河旁边的高尔夫球场,依然有人在挥杠击球,同时有持枪哨兵在高坡上了望。这一切,都会让人难以相信,他们正在经历一场残酷的内战。


  约6万难民流离失所,他们寄身狭小的难民营,空气混浊、缺衣少药、靠派发大米度日,有人疲惫、有人厌倦,有人绝望、有人哭泣,也有人神态自若、平静如水,记者发现他们秩序井然,5个孩子共用一张课桌,面对食物显得自尊而节制。13日下午,在拉咱「威寨得邦」难民营,一位拄着双拐的克钦男人向记者展示出他在战争中遭受的头部枪伤;另一侧,则有几个平民围坐在一起,急切地商讨着回家的路线,作为陷身战争灾难的无辜平民,他们说自己盼望和解、渴盼和平。


  克钦与景颇同根同源


  

十六日夜,克钦妇女麻约不紧不慢,在拉咱街头售卖自己手工制作的、克钦一种古老的传统小吃「莫砍腊」。摄影:莲子


  「克钦人与中国的景颇族同根同源,都是炎帝的子孙,在缅甸的人口超过万,他们以景颇族为主体,还有小部分的傈僳族。」中国景颇民族学者李向前向记者介绍。据了解,全球景颇族约万人,缅甸的克钦人,在印度被称为「新福」,越南称为「滇颇」,中国境内约有10余万、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国外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有少量分布。


  为了追问景颇族从哪里来?李向前曾历时七年,四次跋涉,行程五六万里路,从青海湖至青藏高原,通过考察青海日月山、西藏邦达、陕西宝鸡、红山文化遗址、三星堆文化遗址等,他有了新的发现。


  「景颇人都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从日月山来的。」李向前说。2年7月,李向前率寻根团来到了青海湖的东部,这里堆着石山,上方用白色石头垒起用甲骨文写着「日月山」三个字,与景颇族的「目瑙示栋」民族标志相脗合。


  「景颇族把炎帝称为『太阳王子』。」4年,第2次寻根考察,在宝鸡的炎帝陵,除了了解到炎帝又称为太阳神、神农,李向前还发现了景颇族与华夏民族的种种联系──景颇族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古老的药方,被称为「太阳药」,而炎帝恰恰是最早会使用草药的人;景颇族至今还保留着祭天神、地神,跳傩舞、面具舞、用纹身邪捻*等习俗。


  至此,李向前绘出了克钦人百转千回的迁徙路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景颇族用长刀劈荆斩棘,开辟出了一条南迁之路;古代景颇族的先民,首先以西安宝鸡这一带为中心,然後开始往甘肃、青海、西藏、云南一带迁徙,一部分在云南德宏一带定居,一部分西迁至印度等地,一部分南迁至缅甸,成为今天的克钦人。」


  协议有名无实埋下内战根源


  14日,在拉咱河边,一位20岁的克钦*校学员告诉记者,他是缅甸的印度人,又是印度的景颇族。「公元年,克钦地区还曾由中国唐代南诏管辖,今天中国的景颇族、缅甸的克钦族、印度的克钦族原来是一个整体,後来的英国殖民统治造成了民族的分裂。」李向前补充道。据了解,至今,克钦贵族中还保留着大唐颁发的诏书。


  「元、明、清至民国初年,景颇部落群体还隶属於中国,至19世纪初英国人占领印度、缅甸後,20世纪20年代又进犯景颇部落,遇到了顽强的抵抗,通过近10年的战争并协以『和平演变』的方式,才征服了大部分景颇部落,并把这部分景颇人改称『克钦人』;年,英国殖民者撤出了缅甸;年,『中缅勘界谈判』让中缅两国达成共识,把包括克钦地区在内的中缅北段未定界地带,正式划给了缅甸。」


  「年2月12日,被昂山素姬的父亲、被称为缅甸国父的昂山将*的诚意所打动,克钦领导人在缅甸少数民族中带头,与掸、钦等民族头人,与缅甸*府签署了《彬龙协议》,其协议在该年9月24日通过的《缅甸联邦宪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重点是『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治中享有充分自治,并且各个少数民族地区人民享有民主国家公民所享有的各项权利和特权』;年7月19日,昂山将*被暗杀。」李向前认为,「《彬龙协议》有名无实,也是此次缅甸内战的根源之一。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揭秘缅甸克钦独立军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