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处州人物志丨52岁云和师傅的梦想让西
TUhjnbcbe - 2024/12/13 17:29:00

9月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陇把镇,桑树成片,漫山遍野的绿。

地处邦外村的陇川桑枝木耳厂,自动生产线高速运转。

52岁的“云和师傅”叶先宏忙着组织工人们拌料、输送、分料、装袋、接种等,厂房内浮动着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

“云和师傅”叶先宏在菇棚里查看香菇长势。记者邱建平摄

连片菌菇棚的铁架上,整齐码放着圆柱形菌包,萌出了细细长长的白色菌丝。

这里的菌包腐料,跟平常的菌包腐料可大不相同。

“云和师傅”叶先宏在菇棚里查看设备情况。记者邱建平摄

“有啥不同?”叶先宏说,小菌包,里面藏着“变废为宝”的大学问。

木耳、香菇等食用菌菌包腐料,是用废弃的桑枝条粉碎配比制作的。

桑树每年春蚕、秋蚕过后将进行伐枝,产生大量桑枝,常被丢弃或当柴烧。

桑枝变身“特质菌包”后,培育出的桑枝木耳不但产量高、品质优,色泽美、口感好,还延长了蚕桑产业的产业链,拓展了桑农的增收渠道。

工人们整齐堆放香菇棒。记者邱建平摄

年,德宏正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聘请“云和师傅”叶先宏来陇川县进行食用菌技术指导。

叶先宏研发了桑菌培植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为陇把镇桑农增收致富开创了一条新路子。

每年11月至次年4月,陇川县气温降低,养蚕进入“空窗期”,养菌却迎来“黄金期”。

通过培训,蚕农利用蚕棚养菌菇、桑园地养木耳。木耳收完后,废菌包可以回田当作桑树的有机肥料,“保湿又营养”,“绿色又循环”。

为啥能想到这种技术?得亏叶先宏爱琢磨。

位于户岛村的现代化桑枝木耳种植加工工厂。记者邱建平摄

陇川“三山两坝一河谷”,东北高峻,西南低平,最高海拔.8米,最低海拔米。

在这里,水的沸点只有96.8摄氏度。

但结合菌菇种植经验,菌棒灭菌阶段,锅炉温度不断升高,需达到摄氏度左右。

这3.2摄氏度的温度值,怎么控制?

叶先宏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处州人物志丨52岁云和师傅的梦想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