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一个集边境、民族、贫困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近年来,全州精准施策,开展各项扶贫措施,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月31日,在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德宏州专场现场,两位基层少数民族代表深情讲述了家乡的变化。
实施“一族一策”阿昌山寨旧貌换了新颜
视频:九保阿昌族乡乡长梁昌才讲述家乡的变迁
阿昌族是云南7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德宏州梁河县曩宋、九保、陇川县户撒和芒市江东乡。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以及云南烟草专卖局(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德宏州采取“一个集团帮扶一个民族”的方式,投入12.46亿元,组织实施了“基础设施、民居保障、产业增收、综合推进”四大工程,截至年末,德宏州阿昌族贫困发生率由年的17.95%下降至0.53%,实现了整族脱贫。
发布会上,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乡长梁昌才讲述了近年来家乡的变迁。九保阿昌族乡是全国仅有的3个阿昌族乡之一,年贫困人口为户人,贫困发生率5.76%。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九保阿昌族乡坚持党建扶贫双推进,整合投入资金2.5亿元,群众住上了青砖白瓦房,走上了柏油路、喝上了安全水、村民议事有了地点、就学看病在家门口就解决、文化设施走进了乡村。
九保阿昌族乡农户住上了青砖白瓦房
在推进“两不愁三保障”过程中,全乡紧抓住房这一指标,以建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为抓手,做到生活设施与生产功能配套,安居保障和美丽宜居同步推进。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户,农村危房改造户,解决了名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
群众自己动手美化家园
为解决村集体和老百姓的收入问题,全乡坚持把产业就业扶贫作为根本出路。构建“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致富能人+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机制,提升贫困群众产业发展过程中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按照“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养种结合、长短结合”的原则,落实扶持资金,加强技术培训,帮助群众实现产业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转变,不断提高老百姓的收入。
大力发展甘蔗种植业,带动农户增收。
为推动贫困人口就业,德宏州实施了每户1人参加劳动力技能培训,每个贫困家庭至少1人实现转移就业,通过开发乡村公岗,解决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家庭实现就业1人的“三个一工程”。目前,全乡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开发公益性岗位个。
与此同时,九保阿昌族乡高度重视调动群众主体作用,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通过努力,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由年的1.1亿元增加到年的2.0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元提高到元;全乡5个贫困村和户人顺利脱贫出列,全乡贫困发生率由14.23%下降至0.67%。
盈江县石梯村:爱鸟护鸟村民吃上“观鸟饭”
视频:盈江县太平镇雪梨村石梯村民小组村民蔡伍讲述村民依托“观鸟产业”脱贫致富的故事
最近,德宏州盈江“犀鸟宝宝”出巢成为各大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