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这些古老的民间歌唱舞蹈及表演,是原汁原
TUhjnbcbe - 2025/7/26 18:05:00
李从悠 http://www.xxzywj.com/npxqb/npxll/1751.html

在古代,有许多传统文化艺术,通过民间各种演出具体体现,这些传统曲淳朴,可以说是原生态的艺术形式的代表,你有看过吗?

1、景颇族目瑙纵歌

目瑙纵歌产生年代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又称总戈,意为欢聚歌舞,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景颇族最为隆重的传统民族节日。

目瑙纵歌的最主要活动是跳目瑙纵歌舞,正式活动前,人们在舞场中心立起四根木柱,用来祭祀太阳和指示舞蹈路线。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瑙节已成为景颇人民欢庆丰收的歌舞娱乐的民俗节日。目瑙节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是目瑙纵歌。与目瑙纵歌配合的舞蹈动作虽然不多,但顿步摆肩的韵律鲜明独特,是景颇族舞蹈的代表性动作。

景颇族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在缅甸北部和印度北部居住有近百万景颇族,国内外都举行目瑙纵歌。而陇川县是目前国内景颇族人口最多、目瑙纵歌传承最为完整规范、最具景颇族代表性的地区。

目瑙纵歌集景颇族文化为一体,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集中地展现出景颇族的传统文化,对景颇族的历史文化研究有重要价值。

2、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是有余年悠久历史的传统舞蹈,源自山东,是当地民众为庆祝丰收而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形式,每年元宵节是鼓子秧歌活动的高潮期。

鼓子秧歌最早被称为“打鼓子”“大鼓子秧歌”“跑秧歌”等,属于山东地秧歌的一种,主要有劳作说、外来说、祭祀说与巫傩说等,是集多种表演形式于一体的民间舞蹈。

鼓子秧歌的表演程式在各种秧歌中独树一帜,为“伞领鼓、棒带花,对面就打,左进去、右出来,转绕驳花”。现存鼓子秧歌主要分为“行程”和“跑场”两部分。

跑场是演出的高潮部分,场子借鉴或模拟仪仗队、生产活动、生活用品、吉祥图案及动植物形象等,由于速度、力度的不同,秧歌场子又可分为文场、武场、文武场三种。

鼓子秧歌大气、豪放、粗犷,拥有刚健的舞姿和宏大的场面,最大的特点是道具丰富,分为伞、鼓、棒、花、丑五大角色。而颠颤、划圆、蹲扑、跳窜等动作为各角色所共有。

鼓子秧歌是形式完整、舞技强悍遒劲、场阵磅礴恢宏的舞蹈形式,既寓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感,又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山东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3、赫哲族的民族史诗伊玛堪

伊玛堪是赫哲族独有的以赫哲语表现的民间口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内容包括赫哲族历史上的英雄故事、萨满求神、渔猎生活、风俗人情和爱情故事等,具有鲜明渔猎文化和地域特征。

民间艺人表现手法是说与唱相结合,无乐器伴奏。伊玛堪的唱腔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流行地和艺人的不同,所采用的唱腔曲调也各有区别。

伊玛堪的表演形式为一个人说唱结合地进行徒口叙述,大体上以说为主,以唱为辅,没有乐器伴奏。据介绍,赫哲族的民间说唱文学“伊玛堪”最受群众喜爱。

由于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伊玛堪这一古老的叙事传统和口头艺术,成为该民族传承自己历史文化、教信仰、人文习俗等的唯一形式,堪称赫哲族仅存的“活的历史教材”。

“伊玛堪”是赫哲族独有的反映本民族历史文化、世代传承的古老民间说唱艺术。赫哲族“伊玛堪”一直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些古老的民间歌唱舞蹈及表演,是原汁原